Back
Featured image of post 手机有希望搭载200mm长焦镜头吗?

手机有希望搭载200mm长焦镜头吗?

没别的,我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用手机打鸟。

之前研究过相机镜头原理和所谓手机光学变焦:https://victor42.work/post/3645/

里面说到“目前主流旗舰机型通常带有3个摄像头。一个焦距适中,20-35mm,略偏广角一点,拍摄日常事物;一个焦距较短,20mm以下,超广角镜头,拍摄大视野场面和微距;一个长焦,50mm以上,拍小角度远景”。

那么,手机会不会有一天进化到能塞得下200mm甚至更长焦距的镜头呢?带个手机出门就能打鸟了?最近有空继续研究,带着这个问题,又有新的思考和发现。

焦距越大镜头越长

首先要验证我的一个猜想:焦距越大,镜头无可避免越长。镜头内部的关键光学结构是透镜组,由一层层镜片构成,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。

以鱼眼镜头为例,它通过许多层透镜把外界180°视角的光线都收进来,一级一级偏折,“掰”成接近平行的光束。然后光束通过后续几级透镜的调整,清晰投影在感光元件上。

决定镜头长短的因素有很多,其内部光学结构是非常专业的知识,不是我这外行一下子能弄明白的。但有一个核心因素绕不开:焦距。为了简化理解这个问题,我们回顾一下初中物理的光学知识,把镜片组等效成一层透镜。

焦距是镜片中心到焦点的距离。特定弯曲程度的镜片,焦距必然在特定的位置,不会变。被拍摄的物体距离通常远远大于镜头焦距的2倍,属于图中第3种情况,会在感光元件上呈现缩小的实像。

根据成像公式:1/f=1/u+1/v,其中f是焦距、u是物距、v是像距,焦距固定的情况下,拍摄物越远(u越大),成像的位置越靠近焦距(v越接近于f)。由于物距远远大于像距,为了获得清晰的像,感光元件就必须摆在比焦距远一点的位置上。换焦距更大的透镜,感光元件自然就要摆得更远。

所以,一个长焦镜头的内部结构,即使真的简陋到只有一个透镜,为了达到长焦的目的,中间这一大段距离也必须得空着。可想而知,由复杂透镜组构成的真实,其内部也需要足够的距离。

有了这个结论,就知道手机镜头的瓶颈在哪了。这是基础物理规律的限制,无论技术工艺如何先进,也不太可能把200mm镜头做成只有50mm镜头那么短。

物理极限的大山

几年前的智能手机开始出现多个后置摄像头,一个高分辨率主摄搭配一个或多个低分辨率辅助摄像头。无论这些辅助摄像头目的为何,焦距基本都在50mm以下。难道没有厂商想过研发打鸟手机吗?这显然不是想象力的问题。

消费者确实有手机长焦镜头的需求。需求强烈的一批人,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性价比、放弃了手机背面平坦的造型,于是我们开始看到越来越多新机型出现镜头区域凸起的设计。

我把这看作是物理规律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,展示它的威力,而工程技术只好让步。如果凸起来也只能塞得下50mm镜头,那200mm镜头怕是要比手机厚度还长,看来手机打鸟是没戏了。

纵观智能手机发展史,我认为各种部件的性能有两种进化趋势:

  1. 摄像头像素值、存储容量等指数上升的趋势
  2. 镜头焦距、屏幕物理尺寸等对数上升(近似于)的趋势

其中前者还未遇到物理极限,后者则只能无限逼近极限。受限于手机的便携性,手机镜头焦距不能无止境增大,屏幕物理尺寸也一样。硬要做,技术上当然能做到,但这样的手机将变成另一种东西,脱离大众手机市场。

推广到其他产品上,除了一些光速之类的自然规律限制外,大多数的物理限制其实本质是人类身体结构的限制。人类的身体结构几十万年来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,整个文明都是围绕人类的身体结构来打造的。为什么楼梯台阶的高度是这么高,为什么餐桌也都差不多高,为什么交通灯是红黄绿三色,为什么沐浴露要有香味……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都指向人类的身体结构。如果人类平均体型比现在大或者小好几倍,感官多一种或者少一种,整个文明都会是另一个样子。

越过山丘

那真的就不能手机打鸟了吗?

不如换个问法:不是怎样把200mm镜头做成只有50mm镜头那么短,而是怎样把200mm镜头塞进手机?

变短做不到,塞进手机却可以。人的创造力可以在工程技术上找到办法,虽然限制就是限制,无法突破,但是可以被绕过。

想起我买现在这台手机时,在官网查看它的各项参数,那是我第一次见到“潜望式镜头”这个名词。当时没多想,现在研究这个问题时,忽然就理解了它的含义。很直观,像潜望镜那样把光线折90°。虽然镜头长度太长,机身厚度装不下,机智的工程师们发现:“把它的宽当做长不就行了嘛!”

我拿到这台手机时,还好奇过,为什么3个摄像头中有一个是方的。这是潜望式镜头的一个特征,虽然躺在机体内的镜头仍然是圆形镜片,但方的镜头孔、方的反光镜都有利于增加进光量,以弥补潜望式镜头藏太深光线不足的劣势。

奔涌向前

想到这里,忽然对创新有一个新的认识。虽然道理之前也听说过,但今天的发现让我有直观感受。

某一项具体的创新,巧妙地解决了大问题,让产品有了质的飞跃,值得歌颂。但看待创新这件事时,不能拘泥于这些具体的巧思,它们也许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可贵。单单是让镜头躺下这个点子,全世界真的只有一个人能想到吗?难的是想到之后坚持投入人财物攻坚克难,一路解决遇到的问题。

从相当长的时间跨度来看,这类通过工程技巧绕过物理限制的创新,迟早会发生。即使不由这个人提出,类似的创新也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被其他人提出。只要有消费需求在,哪怕是潜在的、消费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,需求的力量足以催动生产者想各种办法来达到目的。

半导体存储芯片算是尖端科技了吧?当制程小到不能再小,逼近量子极限的时候,出现了一种声音,认为芯片性能的提升到了尽头,存储容量的提升也到了尽头。现实是,立体封装技术的出现,直接绕过量子极限,充分利用垂直方向的空间,推动存储容量继续攀升。半导体这样的精密产品,处处是物理极限,但整个产业依然在极限的边缘舞蹈,突破一个又一个限制,奔涌向前。

看来,真正可贵的,是人类社会表现出的这种群体创新能力,这是一种变通的、不断探索和填满知识边界、把现有科技条件发挥到极致的能力。维持一个能够激发而非抑制这种群体创新能力的社会形态,才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关键。